作者简介:邱水平,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教授。
摘要:
在新发展阶段,综合性大学要更好地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这是由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职能的转变所决定的,是符合学科建设规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的,也是综合性大学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学科建设;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推进社会服务,都要依托学科这一基础来展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职能以及国家对高校的需求都发生了新变化。要有力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我国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将原始创新能力和应用拓展能力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一、深刻把握大学社会职能更加突出、更加多元的发展趋势
过去,大学作为培养少数精英的组织,作为相对独立的学术共同体,被社会看作纯洁的象牙塔。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一办学方针与当时德国洪堡大学掀起的研究型大学潮流是一致的,也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一理念放到今天也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但我们还要和当今时代的要求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办学治校的内涵。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与传统的大学相比,当今时代的大学不再是单一的人才培养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而是已经成为具有广泛社会联系、更加开放的枢纽型组织,成为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纽带,站在了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线、最前沿。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方式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核心地位,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对于促进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学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
同时,在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力量和决定性因素。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在其发布的《技术竞争与中国》报告中就提出,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几个世纪前的大国竞争迥然不同,重点既不是资源的争夺,也不是领土的扩张,而是对全球规则的制定、贸易和技术领导地位的争夺。技术创新能力的较量已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必须发挥更加突出的创新策源地作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关键核心技术、孕育先进思想文化、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贡献更大的力量。这就要求大学更加注重学术成果的现实应用,直接参与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创新与知识生产环节中,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接轨,以高深学问解答好时代之问。
特别是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此前其“综合”主要侧重于文理基础学科的综合性上,随着大学日益走向社会中心,综合性大学的“综合”之内涵也应有新的时代意蕴,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协调发展应当成为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的新课题。
二、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符合学科建设和创新驱动的规律
作为上游学科,基础学科是应用学科创新发展的根基,基础学科实现的理论创新,将为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原动力。同时,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要把原理、需求、市场等方面产生的新想法转变为新的产品并在社会中取得效益,才算完成了创新的全过程。应用学科直接面向市场应用需求,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紧密连接到推动客观世界发展的一端,以“改造世界”的直接产出引导和促进“认识世界”环节的开展,为基础学科提供重要的实践源泉。
因此,唯有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拓展和丰富学科建设的视域,推动大学更好地发挥创新策源地作用。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体系快速迭代,理论范式和技术方法不断更新,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深度融合,才能充分适应迅速变化的创新过程,形成更多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成果,进而引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这也是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的共性特征。观察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虽然不同的高校各有重点、各具特色,但其共同点是均覆盖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通过比较9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它们均形成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见表1)。
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早期的优势学科是航空和物理等学科,但其也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优化学科设置,目前已经成为一所兼有文理基础学科和多个应用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又如,71年没有建新学院的哈佛大学作为文理基础学科传统强校,于2007年正式成立了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开展工程与应用科学人才的培养,并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张,现已成为覆盖应用数学、应用计算、应用物理、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工程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学院。因此,从学科的发展规律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来看,应把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作为综合性大学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针。
从中国新发展阶段的需求来看,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协调发展也是综合性大学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各行各业都将发挥独特作用,而高校的关键角色,就是要在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中成为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具体来说,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致力于源头创新,实现“从0到1”的基础理论突破;二是着眼于理论成果转化,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的根源是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失和脱节。对此,应营造更加鼓励瞄准重大学术问题前沿和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既要深化对科技基础理论的探索,也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打牢解放思想和创新文化的根基,为孕育科学前沿的新突破构建良好学术生态,增强“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应用学科连接基础理论创新和产业应用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快理论研究的应用延伸,不仅能够使大学进一步服务社会现实需要,推动解决重大实际问题,也会反过来为理论研究注入时代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以专科学院为主的办学模式,是为了满足当时国家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形成的。但随着社会进入集成创新、系统创新时代,在学科建设上的“学”与“术”二分思路,不利于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之间的有机衔接,限制了中国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家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既要解决当下急需的战略问题,也要在前沿、尖端领域有前瞻性的部署,这就需要应用学科在原理层面有更多突破性的探索。在综合性大学建设应用学科,以基础学科的雄厚实力为应用学科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跨界整合,在技术应用的前沿创新领域进行基础原理层面的新突破。
同时,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角度看,也需要形成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育人体系。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应用层面的技术革新远快于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突破传统学科的壁垒快速生长,这就更要求人才具有扎实的学理基础、广阔的学科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这使得文理基础根基深厚的综合性大学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上具有显著优势,既能加强对人才的通识教育,打下坚实宽厚的基础,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突破学科现有范式进行创造性思考,也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在投身实践中进一步发现专业志趣、明确专业志向,努力成长为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的创新人才。
三、以新发展理念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协调发展
(一)贯彻创新理念,促进学科特色发展、开辟新局
对于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而言,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不是要重复一些专科大学发展应用学科的传统路径,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扎实的学理基础优势和原始创新能力,为孕育前沿科技的突破抓好源头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综合性大学往往拥有强大的基础学科,在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上具有很强的潜力和优势,应当持续保持对基础学科、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使基础学科的优势为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同时,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学科建设和科研攻关的着力点,坚持以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为引领,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力量有机整合,在学科交叉地带探索新的突破口,形成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学科发展新格局。
(二)贯彻协调理念,促进学科有机增长、动态平衡
为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综合性大学在保持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应有重点、有规划地发展一些应用学科,但这不是在学科建设上一味地“做加法”,不是片面地进行规模扩张,而应当注重适度的、有机的增长,即发展新的学科要与学校资源的承受力相匹配,必须考虑学科建设的长远前景以及资源保障的持续性。同时,学科增长必须考虑新学科与现有学科的关系,学科布局要考虑学校的学科历史传统、学科优势,立足已有的优势学科进行延伸拓展,搭建可以让基础学科为新兴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丰富滋养的平台,促进新兴学科与学校已有的学科体系之间形成“化学反应”,而不能盲目追逐热点、随意布局,更不能重复建设。
(三)贯彻绿色理念,促进学科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在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时,应当确立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形成学科建设的绿色文化,着重培育学科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长足发展。新建设的学科,在学科成长初期,可能需要学校在资源、政策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找到学科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形成自身造血功能,培育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实现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这方面,学校应创新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师资人事制度、资源配置体系等,使各个学科能够形成有序运转的机制。同时,要建设节约型的学科资源配置体系,避免重复建设,让有限的资源在最佳的位置发挥作用。
(四)贯彻开放理念,促进学科突破界限、深度融合
当前,人类面临的科学问题日益庞大复杂,重大科技的突破、思想火花的迸发越来越集中在学科交叉领域,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只有打通从基础到应用的全链条合作途径,突破原有以学科、专业为单位开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这就需要在学科建设上落实开放理念,跨越学科界限,构筑融合平台,围绕重大问题形成学科建设合力。特别是在新兴学科的建设过程中,既要激励和引导新学科遵循自身规律稳步发展,也要把握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有机衔接的需要,通过完善学术评价、教师评价等体系,为学科融合发展、紧密对接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形成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
(五)贯彻共享理念,促进学科资源互补、相互支撑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一些学科的高质量成果本身就是其他学科的优质资源,不同学科之间的资源禀赋也可以形成互补关系。如果资源可以跨越学科体系的架构,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共享,就可以实现更加优化的资源配置和更加良性的知识生产大循环。因此,高校要改革学科互动模式,围绕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需求建设一批公共基础平台,打破学科之间的人财物壁垒,发挥学科交叉平台和前沿新兴学科的带动作用,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便利的组织机制,大力推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相互支撑。
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供给对于继续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同时,也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关键机遇期,“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须拥有一批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中国有关高校应突破传统的学科建设范式,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道路。